盘点:中国九大富豪乡村和十大衰败的城市

富士手表微信公众号:
+ 关注
 

农村不富裕?农村很土?农村是贫穷的代名词?乡村等同于贫穷?Out了吧,下面9大土豪村告诉你什么叫做土豪的霸气!

图为华西村俯瞰图。
1、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

众所周知的天下第一村,被美国媒体评为中国的新加坡,拥有华西集团。对外宣传以重庆为中心开发矿产资源,以深圳为中心做高科技产业,以湖北为中心开发农产品,下属60多个企业,在2013年底有可用资金26亿元。2013年3月18日,老书记吴仁宝过世,吴仁宝的第四子吴协恩上任华西村“新书记”。原来的老书记吴仁宝被认为对政策特别敏感,如今这个村子也具有颇多争议。

2、山东省龙口市东江镇南山村

南山村是山东新农村的代表。截止2012年,南山村办企业南山集团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进入中国大型企业500强前列。南山的主要经营是高尔夫球场、海景房以及电解铝,最近又高调要搞航空产业园。南山在扩大的过程中,与被兼并的村民矛盾不断。

3、江苏省江阴市夏港镇长江村

2011年长江村下属的新长江集团位列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195位,在中国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13位。村内强大的经济实力让长江村每年都给村民派放各种福利。从最早的送别墅、送股份,到后来的送现金,送消费券,一直到2012年的送黄金。

4、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沈泉庄村

沈泉庄村被称为沂蒙第一村。该村在老书记王廷江的带领下,由罗庄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穷村一跃成为全区的富裕村,村集体资产从无到有,现已达到216亿元。2012年,该村实现销售收入332亿元,上缴综合税金18.6亿元,人均收入80000元。

5、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

九星村有“中国十大名村”、“华东最大市场村”等众多桂冠,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吴恩福。据称,九星村12年间已培育出500多位千万富翁,涌现出4000多位创业老板。停在九星村的车子牌照显示它们来自全国各地:冀、晋、蒙、辽、吉、黑、沪、苏、豫……看到这些,会使人感觉置身一个全国大市场。

6、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010年,永联村工业销售收入285亿元,利税16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1586元。全村总资产达4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国行政村三甲行列。村办企业永钢集团总资产达160亿元,拥有500万吨钢和500万吨材的年产能力,名列全国冶金百强企业第29位。掌门人吴栋材列2008胡润百富榜第128名。

7、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镇东岭村

这是陕西省第一村。2010年十月,在“第十届全国村长论坛”上隆重推出2010年“中国村庄经济百强”村,宝鸡市东岭村跃居全国第四名,仅次于江苏省华西村、山东省南山村和江苏省长江村。东岭村拥有东岭集团,从1997年至2005年,先后收购兼并了多家国有企业,先后进入铅锌冶炼、焦化生产、钢铁冶炼、矿产资源开发、木材物流等产(行)业。

8、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红嘴村

1984年红嘴村内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年年有工业项目,上一个成一个。到1991年,成为全国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生产小队,被国家计委、农业部确认为“全国第一村民小组”。每年加工转化玉米、大豆、水稻、花生、牛奶等农产品110万吨。村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总资产60亿元。

9、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航民村

航民村是浙江第一村。航民村浙江航民集团现控股、全资、参股工商企业21家,拥有总资产26亿元,职工1.2万人。
中国这十大城市正在衰落:神话已破灭

1.鄂尔多斯:煤都神话的破灭。


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内蒙古三线城市,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神话--GDP一度赶超香港,房价直逼"北上广"。鄂尔多斯的煤炭产业占经济总量近70%,占财政总收入近50%。拥有"黑金资源"的鄂尔多斯,在煤炭产业的黄金十年里,风头一时无两。可惜,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被这座城市挥霍在房地产市场里。据公开资料显示,2006年鄂尔多斯的楼市均价大约为1200元,三年后,住房均价飙升到7000元左右。

神话的破灭始于2011年底,煤炭量价狂跌,楼市出现低迷,鄂尔多斯这个富裕煤都陷进债务危机。显然,单一依靠煤炭资源,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粗放生产,导致环境恶化,产能落后,同时热衷房地产的投机买卖,这让鄂尔多斯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泡沫隐患重重,终于一夜之间,神话破碎。

近年来,城市产业谋求转型,将装备制造基地作为强力引擎,引进500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目前全市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预计到2017年,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将提高到50%左右,有望形成一批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完成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生产的转变。
2.陕北神木:煤炭王国风光不再。

“因煤而兴,因煤而富”,神木构建了一个让人艳羡的优质煤炭王国,拥有免费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该县煤炭探明储量500多亿吨,几年时间,神木先后成为陕西十强县、中国百强县。

同样患有煤炭资源"依赖症"的神木,在煤炭市场低迷,资金链短缺背景下,出现大额非法集资案件。而且,多年对煤炭的过度开发使用,也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尽管当地官员一再否认政府财政危机,但根据《榆林市2013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今年一季度神木县99处地方煤矿停产了42处,另外尚有50处在做基建,实际也未开工,真正正常生产的只有7处,煤炭行业无法支撑当地经济。而依附煤炭行业的物流、商业、煤炭机械等大规模下降,导致地方财政吃紧。

面对资源的枯竭,结构单一的产业无法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神木县也开始寻求产业转型和升级。当地政府筹备慈善公益基金,却饱受种种质疑;资源相应的产业得不到带动;上下游的技术创新与农业创新说多做少,实业艰难,未能带来相应的收益。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3.甘肃玉门:聚散皆因油。

1939年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解放前十年间,石油产量占同期全国总量的90%以上,奠定中国石油工业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玉门输送大量人才和技术。这里繁华兴盛,拥有近11万人口,经济发达。

然而,过度的开采,石油产量开始下滑,环境破坏严重。由1959年最高的140.62万吨降至1998年的38万吨,这个国内最早开发的油田,如今成了企业规模最小、发展困难最多的石油企业。2009年3月,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此时,这里人口已不足三万,经济萧条。随着企业的接连破产与个体户的锐减,产业经济的萧条最终影响到了地方税源的缩水,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大量外流。而油田企业部分搬迁和生活基地的搬迁,造成了大量人口迁徙。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和高劳动素质人才流出,迁入的却是贫困群体和低素质农业人口,消费能力和生产动力严重缺乏。

新玉门转向开发风电资源,成为全国第五大风电基地和甘肃第一大风电基地,建设新能源产业城。但其石化产业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还是该市主导产业,"一油独大"的畸形产业结构还将难以改变。
4.湖北黄石:矿竭城衰。

另一个拥有丰富矿源,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的是湖北黄石。据公开资料显示,黄石的金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88%,铁矿石保有储量虽只占全省储量的23.7%,但产量居全省第一,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江南聚宝盆"黄石市里,企业大多有"恋矿情结"--"反正我们有矿,我们的经济总量在全省依然排在前列。"这座资源城市,试图依靠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减少资源开发产值,提高制造业和农业的比重,完成经济转型。可是,第三产业的落后,技术生产能力不足,对资源的依赖性,城市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隐患。
5.云南东川:"天南铜都"的困境。

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上还有云南的东川。虽然经两千多年的开采冶炼,东川仍是中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铜的地质储量仍占全国第二位,精矿含铜量占全国第三位,在我国有色金属及经济发展中东川铜业仍具有其重要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可是,毕竟经过上千年的开采,矿产资源已濒临枯竭,加上东川以铜资源采选为主,其他产业服务于铜矿开采。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让东川经济发展后继无力,一损俱损。另外中国泥石流六大分布区的川滇山区的地理位置,也让它饱受泥石流灾害的困扰,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七成以上。

近年来,据新闻媒体报道,东川产业开始利用龙东格公路,串联各工业节点,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同时,以特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再就业特区的成立有效促进再就业,截至今年8月,东川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已经下降至11.54%。东川的转型之路越走有顺畅,有望摆脱资源型城市困境。
6.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失落。

景德镇曾以自己“千年瓷都”的身份为傲,作为世界上惟一一座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的城市,景德镇的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人从事着和陶瓷相关的工作。作为历代官窑所在,景德镇陶瓷在解放后曾一度占据全国产量的20%,并且成为好质量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一提到中国陶瓷,不少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地理名词,仍然是“景德镇”。

而在中国,能以一个地方作为整个产业品牌的,并不多。然而,靠一种产业支撑的景德镇,在销售渠道的分崩离析,南方企业激烈竞争下,已经走上衰落之路。而仅做高仿产品,缺乏创新,"全市有几千个一样的作坊,做出来的东西大同小异,对于经销商来说,这是一个压价的好机会。

"目前,景德镇主要依靠展销和外销欧洲市场方式销售瓷器,可是,缺乏资本,规模生产能力,没有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和人才,瓷都一步步走向没落。单一产业结构,小作坊生产模式阻碍着景德镇"重振雄风"。其实,凭借千年积淀的工艺技术,引进现代化管理,打开销售渠道,景德镇还是能走出困境,再次享誉国内外。
7.长春:中国的底特律。

汽车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70%的中国汽车城长春,以生产汽车零部件为主,一直试图复制底特律的辉煌。金融危机让这个“一业独大”的汽车城遭遇寒冬,也暴露高速增长背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等种种问题。

据权威统计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长春市累计生产汽车数量增长率同比回落17.2个百分点,其中轿车库存高达9万辆,库存增长2.6倍。同时,关于长春汽车企业停产或减产的消息不绝于耳:捷达减产,新宝来、迈腾、速腾停产,老宝来、开迪生产线关停。
8.广州:汽车制造负增长。

汽车制造业是广州战略性主导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广州汽车产业以日系为主导,许多日本汽车品牌选择广州为它们在中国的生产基地。据中新社报道,自去年中日钓鱼岛问题爆发以来,以日系汽车为主的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受到很大影响呈现明显下降。

广州市经贸委主任王旭东透露,“2012年广州汽车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3%,其中,整车产值减少300亿人民币、汽车全产业链产值减少450亿元,拉低广州工业税收约3%,全市税收减少1%。”继日系车销售“滑铁卢”,广州实施的汽车限牌政策,也使其年汽车销售总量锐减一半。另外,广州还遭遇汽车产值的增长困境。自去年8月起,广州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已连续七个月当月负增长。
9.温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绝路。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借助廉价的劳动力,发展了鞋业、服装、皮革、眼镜、制笔、打火机等一批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业。这些产业利用成本、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获得飞速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成为温州现有工业的核心部分。近10年来,温州本地现有工业企业和整体外迁企业对外累计投资额超过1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服装、鞋业、塑料制品等行业。

企业借贷资金链断缺,企业主选择仓惶出逃,温州危机震惊全国。这次危机折射出温州制造业和商贸业结构的单一,调整缓慢,企业规模偏小、竞争力低。销售产值超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不到50家,缺乏产业主导企业的有效带动。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加快,货币政策的紧缩,种种因素的叠加最终压垮了这些本来就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即使货币政策不紧缩,这些中小企业同样会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的威胁,危机迟早会到来,等待他们的命运在这种模式诞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转型迫在眉睫,这不仅靠企业的努力,还需要国家政策的配合。加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借贷,为转型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10.海口:房地产泡沫破灭。

1993年6月之前的海南出现一股淘金热潮1992年,网易《中国制造》中数据显示,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这一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高达83%,海南全省财政收入的40%来自房地产业。

房价高涨的背后,海口市地价由1991年的几十万元/亩,一路狂飙至六百多万元/亩。无数的房地产公司开始击鼓传花式地炒卖这个岛屿上的地皮和房产。高峰时期,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

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上一篇美文     回目录页     查看手表相册